徐州市2012年中考仿真历史试卷
(全卷共60分,考试时间60分钟) 徐州市2012年中考预测历史试卷答案
一、单项选择题:本大题共15小题,每小题2分,共30分。在每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,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。
1.改革是社会进步的动力。商鞅变法使秦国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国家。请指出商鞅变法的哪项内容对后世行政制度影响最为深远?
A.国家承认土地私有 B.建立县制
C.奖励耕战,废除旧贵族的特权 D.设立直属中央的三司
2.印度尼西亚的三宝垅,处处都有华人的印记,三宝垄记载着一个民族的伟大、光荣和走向世界的勇气和气魄,以 “三宝”为地名是为了纪念中国古代历史上
A.高僧鉴真出使日本 B.戚继光抗击倭寇
C.华侨对南洋的开发 D.郑和下西洋的壮举
3. 《辛丑条约》签订后,一本启蒙读物中这样写道:“这中国,哪一点我还有份;这朝廷,原是一个名存实亡!替洋人,做一个守土长官……”下列《辛丑条约》的条款中,最能体现“替洋人,做一个守土长官”观点的是:
A.中国赔款白银4.5亿两
B.拆毁大沽炮台,准许各国派兵驻扎在北京至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
C.划定东交民巷为“使馆界”,界内不许中国人居住,由各国派兵保护
D.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
4.毛泽东曾说过:“搞重工业不能忘记张之洞”, 作为洋务运动的代表人物,张之洞创办的中国第一个近代化的钢铁厂所在地是:
A.天津 B.上海 C.湖北 D.福建
5.“剪发兴,辫子灭;……阳历兴,阴历灭;鞠躬礼兴,跪拜礼灭……”。“阳历兴”开始于:
A.1898年 B.1912年 C.1919年 D.1949年
6. 一把年代尺展示了中国共产党80 余年的奋斗历程。请你根据年代尺提示的信息完成与年代尺上标号相对应的内容
A.①新文化运动 ②第五次反”圈侧”失败 ③香港回归
B.①五四运动 ②遵义会议 ③中共“十四大”召开
C.①中国共产党成立 ②长征开始 ③中共“十五大”召开
D.①中国共产党成立 ②遵义会议 ③十一届三中全会
7. 刘少奇同志在一次大会的报告中指出:“从1953年起,我国已经按照社会主义的目标进入有计划的经济建设时期,因此,我们有完全的必要在共同纲领的基础上前进一步,制定一个像现在向各位代表提出的这样的宪法,用法律的形式把我国过渡时期的总任务肯定下来。”制定“这样的宪法”的大会应该是
A.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
B.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
C.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
D.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
8. 右面的照片是一则新闻报道中采用的图片,被命名为《乔的笑》。与这则新闻报道有关的历史事件是
A.中国在联合国席位得到恢复
B.申报1990年亚运会取得成功
C.申报2008年奥运会取得成功
D.2001年中国加入WTO取得成功
9. “如果六十年代以来中国没有……,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,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。这些东西反映一个民族的能力,也是一个民族、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。”新中国的科技成果“两弹一星”除原子弹外,还有
A.氢弹 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B.氢弹 第一颗实用通信卫星
C.导弹 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D.导弹 第一颗实用通信卫星
10. 邓小平是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。以下与邓小平有关的是 ①建立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②指挥淮海战役 ③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 ④发展才是硬道理
A.①③④ B.①②③ C.②③④ D.①②④
11.2010年6月7日,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国科学院和工程院院士大会上强调指出:要大力发展空间和海洋科学技术。我国在大力发展空间技术方面,成功发射的第一艘载人飞船是
A.东方红一号 B.神州一号 C.神州五号 D.神州六号
12. 民主政治是近代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,雅典民主政治则是民主政治的起源。下列有关雅典民主政治的叙述,正确的是
①伯里克利改革,使奴隶主民主政治在当时达到极盛②手工作坊中使用奴隶劳动③国家大事由公民大会决定④妇女在公民大会上发表言论
A.①③④ B.①②③ C.①②④ D.②③④
13.2010年1月12日,海地发生大地震,引起全世界的关注。历史上最早把世界目光引向海地的人是
A.麦哲伦 B.达•伽马 C.迪亚士 D.哥伦布
14. 列宁说:“既然我们还不能实现小生产到社会主义的直接过渡,所以作为小生产和交换的自发产物资本主义,在一定范围内是不可避免的,所以我们应该利用资本主义作为小生产和社会主义的中间环节,作为提高生产力的手段、途径、方式和方法。”以下各项措施中,能够体现列宁这一思想的是
A.实行余粮收集制
B.取消商品贸易,实行配给制
C.实行新经济政策
D.大力推进以重工业为中心的工业化
15. 随着冷战的结束,世界政治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,在世界政治多极化发展趋势中,中、美、俄、日以及欧盟五大力量之间的相互关系是
A.平等互利、力量均衡 B.取长补短、共同繁荣
C.相互竞争、相互制约 D.利益一致、追求双赢
二、非选择题:本大题共4小题,第16题6分,第17题8分,第18题8分,第19题8分,共30分。
16.(6分)阅读下列材料:
材料一:孔子因抱改革天下之宏愿,故政治活动之外更注意于教育,开中国史上民间自由讲学之第一声……孔子是开始传播贵族学到民间来的第一个。
——钱穆《国史大纲》
材料二:元光元年(前134),汉武帝又令郡国举孝廉,策贤良,董仲舒认为 “不素养士而欲求贤,譬犹不琢玉而求文采也。”因此常是朝廷有求贤之诏,而郡国却无贤可荐。
材料三:孔子整理文献,总结古代文化,创立儒学,兴办教育,受到时人和学生的极大尊重。有人认为孔子的修养已经达“圣”和“仁”的最高境界,孔子谦虚地说: “默而识之,学而不厌,诲人不倦,何有于我哉?”
请回答:
(1)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,指出孔子言行中体现当今“均衡教育”思想及影响。(2分)
(2)据材料二指出汉代教育制度的重要创新举措是什么?主要为国家培养何种人才?(2分)
(3)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,举出两条除材料内容外的孔子的教育学习理念(2分)
17.(8分)阅读下列材料:
材料一 驱除鞑虏,恢复中华,建立民国,平均地权。
材料二 2011年是孙中山先生诞生145周年,同时也是他领导的辛亥革命爆发100周年,孙中山先生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驱,值得中国人民永远怀念……
材料三 “从此敢有帝制自为者,天下共击之。”
请回答:
(1)材料一是哪个革命团体的政治纲领?(1分)该革命团体成立大会上决定创办什么刊物来宣传革命?(1分)
(2)孙中山在三民主义中提出通过改革,解脱劳动者的贫困,做到“家给人足”。三民主义中具体体现民生思想的主张是什么?(2分)
(3)结合材料二、材料三指出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最大历史功绩是什么?(2分)
(4)结合材料回答,作为中学生我们从孙中山先生的革命生涯中得到哪些启示(2分)
18.(8分)阅读下列材料
材料一 据新华社伦敦2010年5月12日电: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任命保守党领袖卡梅伦为首相,并授权他组建新一届政府。伊丽莎白二世虽然是英国国家的象征,却不掌握国家的最高权力,
材料二 我们认为以下真理是不言而喻的:人人生而平等,造物主赋予他们某些不可转让的权利,其中包括生命权、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。为了保障这些权利,人们建立起得到被统治者同意的政府。
——《独立宣言》
材料三 在权利方面,人们生来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。
任何政治结合的目的都在于保存人的自然的和不可动摇的权利,这些权利就是自由、财产、安全和反抗压迫。
——《人权宣言》
请回答:
(1)据材料一指出英国政治体制的名称。《权利法案》从哪几个方面限制了王权?(3分)
(2)材料二的颁布有什么意义?(1分)
(3)材料三与哪一历史事件有关?该事件的重大历史意义是什么?(3分)
(4)概述材料二、三的相同主张。(1分)
19. (8分) 阅读下列材料:
材料一:苹果第五代iPod产品总价值299美元,共有451个部件,其中组装在中国完成,中国得到近4美元,而苹果不生产它却得到了80美元,超过了其他整个价值链的总和。
材料二: “经济全球化的发展,使各国各地区之间的经济联系更加密切……使合作与协调成为时代的主旋律。……但经济全球化对于广大发展中国家既是机遇又是挑战。它容易加剧不公平的国际竞争”。
——以上均摘自人民网
请回答:
(1)根据材料,概述经济全球化的影响。(2分)
(2)中国对经济全球化趋势持何态度?本世纪初,最能体现中国这一态度的重大举措(事件)是什么?(2分)
(3)经济全球化使我们的日常生活变得越来越精彩。请你举出两个生活中的事例加以印证。(2分)
(4)面对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,你认为中国如何应对?(2分)
参考答案
一、 选择题 每小题2分,共30分
题号 1 2 3 4 5 6 7 8
答案 B D D C B D C A
题号 9 10 11 12 13 14 15
答案 A C C B D C C
二、非选择题
31、
(1)兴办私学。影响:打破了由官家垄断教育的局面,使平民子弟有了接受教育的机会,有利于社会进步和发展。(2分)
(2)兴办太学。具备儒家思想的人才。(2分)
(3)“不耻下问”; “知之为知之,不知为不知,是知也”; “三人行,必有我师焉,择其善者而从之,